導語
臨近新春佳節,中持股份各區域公司迎來了各自一年一度的年會。



圍繞“成長”、“期許”、“筑夢”等主題,京津冀中心、河南分公司、安徽分公司、陜西分公司、上海分公司都立足于自身業務發展、市場獲得、組織成長、技術創新和客戶體驗等方面,從不同角度回顧總結了2019、規劃部署了2020,在滿滿的收獲和期待中,暢想新的一年。

成長:組織成長
我們一定要建設一個能夠真正面向未來的創新型組織,以開放性為基本要求、協同共生為基本特質、快速迭代為基本特點。堅守客戶價值,持續貢獻思維,肩負環境改善是我們環保人不變的初心。

董事長許國棟先生對京津冀中心的發展給予充分肯定,并對京津冀中心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期許和明確的要求:建設面向未來的現代組織,為京津冀生態環境改善做大貢獻。模式的不斷變革、組織的不斷裂變對中持的持續發展來說極為關鍵。一個扎根區域、開放協同的組織,無疑是實現區域環境價值創造的中樞和未來業務創新的發力點。以陜西分公司為例,自2019年1月掛牌開始,公司在夯實組織架構基礎上,聚焦團隊專業優勢,穩扎穩打布局地區業務,實現與市場、客戶的良性互動。在成立后的短短3個月時間里這支隊伍就憑借良好的客戶資源和服務口碑,斬獲市場項目。同時,2019年上半年,身處中原腹地的河南分公司在堅持“技術領先、客戶體驗、合作伙伴”三原則、爭做區域龍頭的目標下,以創新一流組織和價值創造作為工作主線,也完成了一次組織架構上的大調整,確立了著力更為精準的業務拓展目標和客戶服務方向,業績趨勢持續向好,調整優勢初見成效。
期許:技術創新
產品從研發階段到技術集成階段再到示范工程階段,只是完成了初步的技術工作,如何走向產業化還需要有三次融合:1.以技術為主導的融合;2.跨界的融合;3.互聯網思維的融合。

清華大學王凱軍教授受邀蒞臨京津冀中心年會,王教授圍繞“企業戰略和技術創新”做了主題報告,從更宏觀的視角介紹了行業發展與未來方向。

中持以技術為核心驅動綜合環境服務,多年來,從市政到工業,從污水到污泥,從點源治理到流域生態修復,中持基于技術裝備研發,在為不同地區提供環境服務的過程中,開拓出了一條綜合整治與長效保持并舉的生態治理創新之路。而扎根于各區域的業務中臺,則是技術創新和應用的肥沃土壤,無論是國際領先的技術創新、還是行業領先的產品迭代,依托于多項縱向穿透性的技術裝備布局和推廣,區域團隊有能力為客戶提供更多尺度的服務選項和附加價值,也為中持技術陣列的整體創新提供最直觀的應用樣本和迭代基點。正如許總在寧晉經濟開發區污水處理廠活性自持深度脫氮技術鑒定會上所說:“我們會懷抱新的期許,用互聯網時代的快速迭代精神,在前進當中不斷追求技術的進步和完善?!?/section>
筑夢:客戶體驗
企業和環境、供應商、顧客是共生關系,是互為主體的關系,不是主客體關系。

邵總在出席安徽分公司與上海分公司聯合舉辦的年會中指出,“創造客戶極致體驗”始終是中持堅守的發展三原則之一。一家企業想在這眾多的機會中獲得可持續發展,必須與客戶之間保持真誠的投入和長期的承諾。中持把最強的實力部署在了不同區域的中臺和從中臺延伸出去的市場第一線,不斷迭代以適應客戶更新的需求、實現更廣泛的跨界。
在不確定環境下,“確定” 唯一真實可靠的來源是客戶,客戶體驗是組織成員間唯一的價值集合點。
張總在出席河南分公司年會中表示,無論是一個公司還是一個行業一定要有整體性和全局性。
中持不斷地自我叩問:我們現在手上是否在處理客戶的重要問題并與他保持著良好的溝通?我們是否不斷地替客戶考慮未來?我們的成就感來自哪里?在尋找這些問題答案的過程中,我們的區域中臺和一線團隊不斷策劃賦能、組織戰斗、貼近客戶,不斷為地區創造出獨特而富有競爭力的環境價值。

憶往昔、共成長,匠心筑夢、共創未來,中持的發展離不開全體中持人的智慧與勤奮更離不開廣大合作伙伴的支持。我們始終堅持“發展三原則”,在開放、創新自身能力和資源經營合作模式,共生協作的背景下,堅持技術產品保發展、工程項目保生存的主線,逐步做好從工程向技術或者產品的擴展,建設面向未來的現代組織,實現個人價值、企業價值和社會價值。
此外,在總結展望之余,年會中還穿插異彩紛呈、極具地方特色的聯歡節目,在歡聲笑語中,增進交流溝通,凝聚團隊精神。

多年來,中持持續對區域環保痛點和客戶服務需求作出深度理解和積極響應,不斷將對當地環保事業的堅定承諾從概念變為現實。新年新氣象,我們相信,中持這些具有技術戰斗力和服務競爭力的區域生態型組織,會將每一分傾心付出的過往都化作明日驅策前行的動力,在“把能力建在客戶端”的行動邏輯指引下,致知力行,更好地履行對客戶的服務承諾,實現對環境的價值創造。